?????? 進入二十一世紀電子商務時代,人們消費習慣已經慢慢開始發生改變,開始在網上購物,天貓,京東,蘇寧等一系列電商平臺的建立,越來越多的網上訂單,滿目堆積的商品給物流、倉儲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如何解決電商“爆倉”難題?傳統倉儲業如何成功轉型?這或許要到“互聯網+”中去尋找答案。?
國家郵政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達1195.7億元,同比增長33.2%,快遞包裹量達84.6億件,同比增長43.3%。去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40億件,首次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事實上,近幾年,我國快遞業一直維持50%以上的高增速。
國家郵政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達1195.7億元,同比增長33.2%,快遞包裹量達84.6億件,同比增長43.3%。去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40億件,首次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事實上,近幾年,我國快遞業一直維持50%以上的高增速。
?
?

電子商務的興起直接帶動了快遞、倉儲業的大發展。在電商物流鏈條上,快遞業在前端,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作為快遞支撐和配套的倉儲在后端,后端的運營是否流暢科學直接影響到了前端的派送。面對電商的蓬勃發展,快遞業和倉儲業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爆發的營業額,憂的是頻頻出現的“爆倉”難題。
可以說,傳統倉儲面對電商倍感壓力,傳統倉儲轉型升級緊迫感與日倍增。在電子商務領域,資金流、信息流鏈條日益完善,倉儲物流再也不能固步自封地“拖后腿”了。在這一背景下,服務于電商物流的自動分揀與智能化倉庫越來越受到大型電商的青睞與追捧,已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
傳統的倉儲更像是一個臨時的倉庫,是產品的寄存地,以叉車進行入出庫作業,而配套電商的倉儲,庫存品種多,單品庫存少,在庫品管理方面要求高。如今電商對物流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快遞,而是全供應鏈的優化,至少也是倉配一體化。
傳統商業的倉儲,重點在儲存而非流通,主要著眼于貨物的安全保存。而現在的電子商務的倉儲是通過式倉儲,本質上是分揀中心加臨時倉儲,貨物流動性很高,要配備高速、高效的物流設施。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電商模式下,商品出庫、入庫要復雜得多,這使得電商企業對電商物流倉庫以及配套設施的要求非常高,對倉儲的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傳統倉儲如何轉型?“互聯網+”指出了方向。當互聯網平臺、信息通信技術大量涌入傳統物流業,會給傳統物流業帶來巨大的沖擊,能夠創造一種新的互聯網物流生態。
國家鼓勵在各級倉儲單元積極推廣應用二維碼、無線射頻識別等物聯網感知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實現倉儲設施與貨物的實時跟蹤、網絡化管理以及庫存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貨物調度效率;鼓勵應用智能化物流裝備提升倉儲、運輸、分揀、包裝等作業效率,提高各類復雜訂單的出貨處理能力。
未來傳統倉庫的轉型,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是重要方向。國務院印發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指出,創新加快關鍵技術裝備的研發應用,既要提升物流業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又鼓勵采用節能環保的技術、裝備,提高物流運作的組織化、網絡化水平,降低物流業的總體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
“互聯網+物流”將與智能制造、金融相結合,產生更高的附加值,而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打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則會成為產業鏈上各關聯企業升級的驅動力,必將推動倉儲物流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