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外電報道,消息人士周四(1月11日)透露,國內最大的農產品移動電商平臺美菜網已通過新一輪融資募集到4.5億美元資金,本輪融資對美菜網的估值達到約28億美元,已然成為行業的新興獨角獸。作為一家成立4年不到的時間企業,它是如何做到,實現野蠻生長的呢?

據外電報道,消息人士周四(1月11日)透露,幫助農民向餐廳出售蔬菜的中國初創公司美菜網,已通過新一輪融資募集到4.5億美元資金。本輪融資對美菜網的估值達到約28億美元。
?
據悉,美菜網的本輪融資由老虎環球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hina Media Capital fund)共同牽頭,該公司原投資人元生資本(Genesis Capital)也參與了本輪融資。美菜網及公司投資人在周四專門舉行了封閉式的慶祝會。截至目前,美菜首席執行官劉傳軍對融資一事未予置評。
?
創辦至今,美菜網正在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在全國擴張。萬聯網記者了解到,此前美菜網已經經歷了5輪融資。其中,在2016年2月的D輪融資中,美菜網獲投2億美元。創辦至今,不加入最新一輪的融資,美菜網累計融資金額已超人民幣30億元。目前,美菜已覆蓋全國近50個城市,擁有15000名員工。
?
在2017年12月13日“2017中國產業互聯與數字經濟大會峰會”上,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聯盟發布了“2017年中國產業互聯網TOP100榜單”,美菜網成功入選TOP100。
?
萬聯網記者了解到,2014年6月6日,北京云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美菜網成立。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移動電商平臺,美菜網一直致力于用前衛的理念和先進的科技改變落后的中國農業市場,專注為全國近千萬家餐廳和蔬菜店鋪,提供一站式、全品類、全程無憂的餐飲原材料采購服務,讓天下的餐廳沒有難做的生意。
?
公司的核心業務是通過全程精細化管控采購、倉儲、物流、商品品控、售后等各個環節,為中小餐廳提供食材采購服務,并通過這些需求撬動現有的農產品供應鏈,整合倉儲、物流資源,走向產地對接蔬菜、肉、蛋、米面糧油、酒水飲料、調味品等生產商及農業基地。
?
美菜網“兩端一鏈一平臺”的商業模式縮短了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商戶供應鏈成本,減少供應鏈人力。全流程精細化管控菜品從田間到餐桌的每一處細節。同時提高農民收入,減少壓貨風險,降低農民損失,促進資源合理分配。
農產品供給體系:從傳統到現代
(一)傳統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問題
?
中國農業的傳統格局中,農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兩端的主體分布都極為分散,本來交易成本已經極高,加之中國食品消費方式和西方相比,更為多元和個性化,對食材的某些特征和品質的要求要比西餐食材復雜得多,客觀上增加了SKU,使得中國餐飲食材的B2B服務市場交易成本較高。
?
由于上述的中國農產品生產消費原有結構存在的固有問題,批發市場體系不得不犧牲一定的效率,客觀上造成了較高的成本。這些成本主要包括:原產地品控缺失、物流損耗、交易鏈條長、價格波動風險等,具體表現為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品類規格單一、難以標準化、食品安全缺乏保障、多次分揀浪費、流通加價較高、市場價格波動大以及結構性過剩造成的農產品滯銷。
?
(二)如何改造傳統流通體系
?
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為農業產銷做更為精準的對接,及時準確地向生產端反映市場需求,幫助提升供給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互聯網平臺的集聚效應,還可放大單個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的規模效益,通過適度規模來分攤成本,提高效益。
?
而產地分級包裝、加工倉儲、冷鏈物流等設施設備建設,則可以有效保證產品的標準化,意味著更快的物流反應能力、更低的流通損耗、更可控更有保證的產品品質,從根本上提升流通體系效率。
?
而美菜網即通過“兩端一鏈一平臺”建設,全面打通農產品“采倉配銷”,壓縮中間環節,從而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以規范農產品的標準化。


全流程管控:從采購、質檢、稱重、包裝、配送到售后服務,實施有效的全流程質量管理
源頭直采,搭建物流網絡體系,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和效率
此前,美菜網創始人兼CEO劉傳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美菜在創業初期的時候,曾進行2B兩個市場的嘗試,一個是菜市場,一個是餐廳。通過研究分析:餐廳主要通過購買生鮮食材,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商品為消費者提供餐飲服務,后期的毛利高達60%以上。而菜市場恰恰相反,采購來的菜需要高品質的的呈現給消費客戶,但是只有很低的附加值。所以美菜認為,餐廳更符合美菜的受眾定位,通過自建物流體系,源頭直采一站式對接餐廳。B2B平臺對受眾選擇一定要符合公司的戰略和業務,才能找準雙方最佳利益點,例如美菜主打“新鮮低價”,就正迎合了餐廳對菜品的需求。
?
源頭直采可以保證菜品“新鮮、低價”。美菜將源頭直采看成是田間到餐廳的直通車,因為取消了中間環節,從而大大縮短了生鮮食材采摘后送到餐廳的時間。這不僅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菜品的新鮮度,還避免了多梯次批發層層加價,從而保證菜品低價。
?
劉傳軍表示,新鮮是保證菜品的品質,有三個優勢:一個是短流通,菜品品質一定會隨著時間而流失,所以流通環節一定要短;二是短操作,如果對菜品的觸摸和操作越少,菜品的品質會越好;三是冷鏈物流,美菜物流配送采用自建冷鏈體系,8-10個小時就能完成從田間到餐廳的流通。
?
美菜網的核心業務是為中小餐廳提供價格更優惠、品質更高更新鮮的生鮮農產品,通過源頭直采,砍掉層層抽成的中間商,冷鏈物流一站式對接餐廳,價格比起傳統采購來說自然降低了許多。這對于本小利薄的中小餐飲公司來說,可以幫助他們降低占其總成本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采購成本和運營成本,從而提升了盈利空間。
?
發展之初,在占據很大成本的物流配送環節,美菜網采取社會化方式招募司機和車輛,按照配送里程和客戶量付費,節約了自建物流成本,贏取了市場先機。
?
在物流團隊的管理方面,美菜網采用軍事化管理方式,嚴格組織工作規程,用嚴密的科層制管理制度與激勵制度來保證服務質量。
?
隨著公司發展,美菜網也沒有停下自建物流配送體系的角度,特別是將加快布局生鮮行業的最大痛點——冷鏈物流體系,投資冷鏈車,改造冷鏈倉儲設備,加速建設無縫一體化的冷鏈物流體系。這種模式雖然較重,但同時也提高了行業壁壘,對競爭對手的進入形成了相當大的壓力。同時,美菜網還將通過專業化的管理體系和規模化的成本分攤來降低成本,形成一定的行業壟斷優勢。
?
在信息化方面,美菜網自主研發并全面推廣使用的WMS2.0倉儲管理系統和TWS物流物流管理系統,對倉儲物流進行全流程信息化監測管理,有效提升現場作業的效率,一方面減少人工成本,一方面減少了人為錯漏,還為平臺沉淀了大量的交易、倉儲物流數據。
自建產品標準體系和品牌,為供貨商提供金融服務
?
自有品牌可以幫助平臺獲得更為穩定的品牌溢價,國外大型食材供應商都在自有品牌線上獲益良多。美菜網建立了自有品牌的開發流程,并針對每一個品類制定詳細的開發計劃,從內部實現自有品牌開發精細化。
?
在原有的批發市場物流體系中,產品要經過多次的搬運、分揀和包裝、再包裝過程,造成巨大損耗,也難以貼合消費場景的多元性需求。為此,美菜網推出包裝前置計劃,直接根據需求場景和流通規范來定制初始產地包裝形式。
?
由于我國目前農業基礎薄弱,生產經營主體的發展壯大尚未完成,不少農產品供應商都面臨短期資金短缺、缺乏抵押品難以獲得貸款的信貸配給問題。為此,美菜網推出供應鏈金融產品“美供貸”,為美菜網的供貨商提供周轉資金貸款,利息比市場上供應鏈金融的平均利息略低。
?
精準扶貧的踐行者,演繹農產品的速度與激情
?
美菜的脫貧主義,是美菜網建立的扶貧理論及實踐體系。它通過農產品上行,以產業化的模式,解決農民賣菜難的問題;它創立信息化平臺,解決農商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它自建倉儲、物流體系,解決農產品流通高損耗、低效能的問題;它通過需求側對食品要求的升級、城市新零售的升級,解決訂單農業、品質農產品、食品安全的問題;它以精準的行動,解決農產品供應鏈上農村兒童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情感問題。
?
在12月3日至5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美菜網創始人、CEO劉傳軍表示,美菜網不但實施了扶貧菜助銷計劃,還計劃進一步下沉供應鏈,大力拓展農產品源頭布局,在農村建設農產品基地,并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為貧困地區打造更為暢通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將流通這汪活水注入到貧困地區,讓貧困地區的資源真正流動起來,實現真脫貧。
?
在會上劉傳軍還說道:“流通,是實現精準扶貧的必由之路。由于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弱、信息閉塞,農產品常常是種的出、運不走、沒銷路、賣不掉。因此,構建暢通的農產品流通體系,促進農產品上行,是實現“脫真貧、真脫貧”的關鍵要素之一。”
?
對于未來,劉傳軍表示,美菜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不斷提供“新鮮低價”的產品服務餐廳。同時不斷的累積規模,不斷滲透,把美菜的基地遍布全中國。農業的變革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有一家公司可以累積足夠的農產品規模,而且足夠穩定。
?
目前,美菜已經和海外市場洽談合作,幾年下來將會累積可觀的規模來保證它的競爭力。美菜堅信可以改變傳統農業的落后面貌,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獻上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