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區團購拼內功
2020年,社區團購無疑是最火的社會話題。下半年,滴滴、美團、拼多多躬身入局,京東通過合并組織、升級事業部及投資興盛優選的方式進入同一賽道。一時之間,萬馬奔騰,風云突變,曾經冷卻的賽道再度“翻紅”,一切都是因為一場疫情。
雖然“九不得”很嚴厲,依然不能澆滅巨頭們的熱情,他們并未停下跑馬圈地的進程。從長遠的角度,社區團購利大于弊,但前提是社區團購本身能打通供應鏈環節,提升供應鏈效率,讓消費者以更加實惠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在通過各種補貼與折扣優惠券,巨頭們分食了第一波流量紅利。搶占社區電商、下沉流量的入口方式都大同小異,誰能真正建立了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誰能真正解決行業中的諸多痛點,讓短期的流量與客戶基數通過沉淀持續發揮出威力,誰就能贏得未來!
所以2021年,不管是在社區團購的“原住居”興盛優選、十薈團、同城生活還是后來的橙心優選、美團優選還是多多買菜與京喜拼拼,或者依靠快遞小哥來扮演團長角色的順豐“豐伙臺”,未來在物流端、供應鏈端網絡與能力的打造,才是真正拼內功的過程。
02
物流人跨界的優勢
社區團購的物流端,頻率更高的是同城配送。對于深耕此領域的快遞、快運企業來說是一個機會。
過往幾年百億級的社區團購,畢竟是個小賽道。所以在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的時下,搶末端資源、搶人才不約而同都瞄準了物流行業。所以近半年,大量的職業經理人與網點都紛紛轉向,從紅海一片的快遞、快運行業熱火朝天地涌向了新賽道。
那么這波跨界潮中,以快遞快運網點與網管為代表的物流人又有什么優勢呢?
具體說來,綜合對其他互動的從業者的采訪,物流人的優勢有以下幾點:
1.?硬件投入
大多數的快遞快運網點轉型去做社區團購,他們有門店/微倉,尤其是一些做快遞的網點,都有小型的帶流水線的分撥倉,如果前期單量不多,如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等啟動項目的時間恰好是物流的淡季,他們可以利用自有倉庫先完成過度期,了解整個運營需要怎樣的場地,類似網格倉,一般出去租倉至少都要求兩押一租,倉庫租金是一項硬性開支,如果選擇不對,后期還要重復投入,會造成資金浪費。
做網點的老板大多有不少的車輛或者合作的三輪車、面包車,這個暫時不需要重復投入,如果單量上升得快,完全可以采購社會車輛資源。
2.?配送能力
凡是網點經營幾年,熟悉周邊的地理環境與路況,都會在周邊整合了一些社會車輛資源,少則幾輛,多則幾十、上百輛,加上自有的車輛與司機。在即時配送上有著天然的優勢。
加上本身有快遞或者快運方面的業務,所以在派件上面還可以優化配送線路,通過單量整合、人力重新分配、運力整合等進一步降低綜合成本。
3.?管理
不管是做網管等職業經理人還是網點老板,都是帶團隊出身的,他們都有相當的管理能力。尤其是網點轉型去做網格倉,客服、送貨司機都是現存的,甚至很多都是合作多年的老同事,管理方面會得心應手,這比外面跨界過來臨時招聘組建的團隊來說,至少少了磨合時間。
而且網點過往的經營過程中,都會有自己的心得。對于初期的虧損都能迅速發現問題出在哪里,及時整改:是倉庫成本高可以換倉;是站長管理不行,可以換將;配送能力不足可以整合社區資源......
至于網管跨行過來,在市場開拓方面目標會精準,在管理網點與網格倉上,大同小異。會相對輕松。
這三大方面的優勢可以讓物流人以最少的成本開啟新賽道,避免無謂的折騰。等單量真正漲起來,業務穩定時再投入專業的團隊進行深度市場競爭。
所以前期對于單價與團效還不錯的中西部區域,不少的兼營網格倉的快遞快運網點,都賺到了錢,對未來也信心滿滿。
03
物流人短板在哪?
那么物流人相對與在社區團滾爬摸打幾年的從業者或者互聯網大廠出身的新從業者來說,又有哪些短板?
從運營上來說,最大的不足在于社群運營思維欠缺。物流人大多腳踏實地,開車、裝卸、送貨、談客戶、追賬期,實操層面對他們來說是小case,但是要具備互聯網思維懂商流,這需要經歷一個痛苦的蛻變過程。
相比有些全職的寶媽,他們做團長是伴隨拼多多的拼單成長越來的,他們深諳用戶心理,兼營多家品牌,將社區運營思維做到極致,而且將手上的用戶進行分類,將產品利潤從高到低都進行了分類,可以精準營銷,將同樣的幾個小區幾個微信群進行多層次多頻次開發。
這些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人伴隨這些互聯網大廠一起成長,他們眼光長遠,可以看到做同樣一件事幾年后的未來,他們快速學習快速響應,以快打快......這些從言行舉止到行為方式,日積月累,都沉淀成了基因,所以他們后勁更足。
當然,對于從快遞轉身,本身就在兼營驛站,利用現有的快遞小哥早就“占領”了大大小小社區的網點老板來說,他們已經在社區運營上總結出自己的經驗與心得。
例如前面微快運文章提到的那個網點老板,經營市區總共有十萬常駐人口,有4萬多都在他們快遞業務員的微信群中。這樣既懂物流又懂商流的老板,會在這場社區電商爭奪戰總一馬當先。
04
結語
最近不少新老朋友頻繁咨詢我們,社區團購能不能做?網格倉怎么做?我們先通過這篇分析文章來提醒大家。不少兼營網點與社區團購的朋友,在快遞快運網點細分的過程中,通過網格倉將閑置的人員、場地、運力用起來了,相當于他們優化了手上的資源,是賺到錢了,心態就會變得更好。
真正要去做,不熟悉的新區域大投入的話還是得慎重。進入的時機也要選擇好,例如時下春節臨近,一線分揀的人力與面包車的配送資源大家都在搶,就非常緊張,供需規律決定了成本的高低。
互聯網大廠們,單量一漲要你的投入必須跟上,否則就得細分你的區域,而且,單價與團點補貼很少有談判的余地。價格定好,三個月半年往下降是大概率事件,這個心理預期得有。團效要做好,一方面看這些互聯網平臺在當地搶奪的流量變現,另一方面還得靠自身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