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唯鏈和普華永道發布《2018中國區塊鏈(非金融)應用市場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物流、政府和醫療行業成為受訪者認為區塊鏈技術最可能創造價值的領域,“政策規范”是所有行業認為限制區塊鏈發展的關鍵因素。
該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共收到130份問卷。問卷主要涉及對區塊鏈的認識、對區塊鏈的應用觀點和區塊鏈技術面臨的機遇和體驗等方面,受訪者覆蓋了IT、高科技產業、服務業等20個行業。
已采用區塊鏈技術受訪者認為技術對供應鏈管理應用十分有幫助
目前區塊鏈應用市場還在早期階段,公眾和企業對區塊鏈技術的了解尚未完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85.7%的受訪者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信息不可篡改。目前,人們對智能合約的認可度不高,58.65%的受訪者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智能合約。


?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已采用區塊鏈技術的公司受訪者都認為,區塊鏈的供應鏈管理應用十分有幫助。

?
“供應鏈的管理涉及到多個參與方,尤其在食品和酒類行業中,已經有一些這樣的企業使用區塊鏈技術去做溯源。”唯鏈首席運營官馮藝凱今日在發布會中說。
他認為,供應鏈金融本身存在可信數據難獲取等痛點,區塊鏈技術特點幫助了供應鏈上下游公司協作,這類企業上傳相關數據,區塊鏈為企業的操作提供了證明,為上下游企業建立信任機制。
普華永道中國合伙人張俊賢則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區塊鏈運用在供應鏈上的好處。他表示,原來物流、海關、清關、零售等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系統,大家對對方的系統沒有了解,沒法兒連接,數據的安全性和共有性也存在局限,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從端對端打通不同的參與方、利益方。
對于區塊鏈認知的調查結果,馮藝凱說:“越了解技術的人士,對技術認可程度越高。”
區塊鏈或最有可能為物流、政府、醫療行業創造價值
在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用設想中,所有受訪者認為,“物流”作為區塊鏈技術應用最為天然和領先的行業,最有可能創造價值。其次,“政府項目”具有很強的示范和增信效應,能夠提升區塊鏈技術的認知。“醫療”領域排名第三,這個領域對信息真偽辨別的需求遠大于其他領域。人們對于區塊鏈技術在醫療上的期待主要來自于對自身狀態信息、醫療信息和藥品信息的真偽驗證上。


?
唯鏈首席執行官陸揚分析道:“利用區塊鏈技術信息不可篡改和分布式存儲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行業、供應鏈管理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隨著區塊鏈概念和知識的逐漸普及,非金融領域將極有可能最先出現‘殺手級’應用。”
53.3%的公司更愿意自建區塊鏈研發團隊
報告顯示,在目前已采用區塊鏈技術的公司里,公司自建區塊鏈研發團隊是主流,遠超“與區塊鏈創業團隊合作”、“與知名大公司合作”、“投資或并購外部區塊鏈團隊”三種方式。
在張俊賢看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涉及到業務模式的底層邏輯,因而公司更愿意把自建研發團隊。一方面,這樣便于維護系統、保障信息安全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很多公司也希望把業務模式的底層架構掌握在自己手中。
從行業來看,傳統行業比新科技行業對待區塊鏈態度更積極。所有來自零售行業的受訪者認為區塊鏈技術將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教育科研行業與制造行業對區塊鏈技術持樂觀態度。
盡管不同行業的關注點不盡相同,但全行業受訪者都認為“政策規范”是區塊鏈發展的關鍵因素。
張俊賢表示:“政策有時會晚于市場的技術需求,在區塊鏈相關政策更加成熟完善的時候,我們認為會有大量企業和行業原意去投入資金嘗試區塊鏈技術,目前在區塊鏈領域有布局的企業將獲得極大的機會。”
本文作者:昕楠
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