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流商會日前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物流科技協作計劃」訪問團,對大灣區內物流科技和冷鏈技術進行考察,加強本港業界與大灣區內物流企業和院校的交流,尋找合作商機。同場更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冷鏈物流標準創新聯盟,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鐘鴻興直言: 「這是中國首個大灣區標準聯盟,意義重大。」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主席馬仁洪期望,除了冷鏈,未來大灣區內整個物流供應鏈均標準化。
向內地輸出管理經驗
5G應用利好跨境物流
(如有版權問題,請通知修改!)

在短短兩天時間內,訪問團一行考察了廣州富力空港綜合物流園的冷鏈及盤道式坡道倉、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召開了粵港澳大灣區冷鏈物流標準化創新發展研討會、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論壇;組織粵港澳大灣區交通與產教融合對接與簽約活動等等。香港物流業界還與內地院校合作,互聘專家,加強兩地人才交流。
向內地輸出管理經驗
香港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執行會長蘇啟民,在參觀富力國際空港綜合物流園冷鏈設施后表示,香港成本貴,可與內地綜合物流園形成互補,加上該綜合物流園有華潤、順豐等大型客戶支持,料能增加港商信心。他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認為可利好港物流業發展。
香港航運物流協會副主席黃文森期望,香港航運物流業可更好融入大灣區的發展當中,各地業界集思廣益,多交流。他認為,內地目前有個別物流流程尚未國際化,港物流業可通過輸出經驗,幫助內地物流業轉型升級,而內地物流業亦可為香港提供性價比較高的基建設施。
香港恒生大學全球供應鏈政策研究所主任黃惠虹指出,目前大灣區內僅有八所大學提供物流專業課程,港商可多考慮與院校合作。智慧匙顧問董事吳志榮稱,近年內地有不少性價比較高的倉儲和物流技術,若加上港企的知識和經驗,可謂全世界提供「平靚正」的物流解決方案。他續說: 「隨著物聯網和5G科技的應用,對跨境物流和世界性物流是一巨大發展機遇。」
同場,粵港澳大灣區冷鏈物流標準創新聯盟正式宣布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冷鏈產業學院、香港物流商會、廣州拜爾空港冷鏈物流中心、廣東省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香港廠商會檢定中心、中港澳直通(客貨)運輸聯會等共同簽署合作協議。
5G應用利好跨境物流
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主席馬仁洪認為, 「粵港澳三地標準不統一,這個在物流運作中是有問題的,未來要逐步統一起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冷鏈物流標準創新聯盟的成立,他認為,未來將從物流鏈中的方方面面制定統一標準,解決這個痛點問題。
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冷鏈產業學員執行院長任錦輝介紹,聯盟將創新性地制定與發布促進大灣區冷鏈物流合作發展的團體標準;開展冷鏈物流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預研,爭取及時地將大灣區冷鏈標準化的創新成果轉化為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爭取大灣區在主導冷鏈物流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制定上取得突破。
聯盟還將加強大灣區冷鏈標準化資源合作與冷鏈科技成果轉化,以及加強大灣區冷鏈物流標準化創新過程中的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
?
要實現「同一個粵港澳大灣區,同一個冷鏈物流標準」的目標,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任錦輝進一步指出,未來會加強大灣區冷鏈標準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積極在粵港澳三地開展冷鏈標準化教育培訓等。他期望,聯盟的成立,有助推動大灣區冷鏈物流的合作發展,以及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物流樞紐。
(如有版權問題,請通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