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网站,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图片欧美,亚洲综合欧美在线,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桃

當前位置:首頁 > 物流資訊 > 物流熱點 > 粵港澳專欄
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
2019年02月26日 17:54 來源綜合開發研究院 瀏覽2057
?

文/劉祥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應發展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新使命和新內容。

一、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戰略地位突出

粵港澳大灣區在功能定位上是中國的開放前沿和產業高地,區位條件優越,產業基礎扎實,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地位突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五年來,粵港澳三地形成了攜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政治共識,初步形成了粵港澳三地攜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良好局面,這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原因。

二、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帶一路”“五通”建設的有力踐行者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建設“一帶一路”的核心內容,《綱要》在此“五通”領域都有詳細考量。

一是政策溝通。《綱要》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要探索有利于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香港是自由港,具有國際接軌的、完善的政策體系,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廣東有自貿區優勢,正著力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投資貿易規則體系,容易形成政策合力。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依托自由港和自貿區的政策創新體系,打造“一帶一路”的政策服務平臺和“一帶一路”合作窗口。

二是設施聯通。《綱要》中提出要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系通道,形成功能完善與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粵港澳大灣區是由“海陸空”共同形成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力爭建設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的物流樞紐。

三是貿易暢通。香港是全球貿易中心,擁有高度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以及遍布全球的商業網絡。澳門在葡語國家貿易中具有重要作用,粵港澳大灣區將支持橫琴與澳門聯手打造中拉經貿合作平臺,搭建內地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貿易通道,推動葡語國家產品經澳門更加便捷進入內地市場。

四是資金融通。《綱要》提出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金融樞紐。這就意味著要發揮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平臺。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廣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產權、大宗商品區域交易中心,提升國際化水平。深圳依規發展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加快推進金融開放創新。

五是民心溝通。《綱要》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文化交往中心。鼓勵香港發揮中西方文化交流平臺作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支持澳門發揮東西方多元文化長期交融共存的特色,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旅游,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交流中心。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借助“一帶一路”的實施,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繼續推廣和發揚中國文化。

三、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賦予新的使命

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將賦予新的擔當和使命,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顆靚麗的明珠。

一是攜手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扎根粵港澳大灣區,并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產能合作,這種合作既可以帶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又可以讓灣區內企業發展壯大。

《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優化粵港澳大灣區的制造業布局。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發揮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創新研發能力強、運營總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地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加強大灣區產業對接,提高協作發展水平。推動著灣區“9+2”城市群的產業升級與合作,實現制造業產業的聯動發展,從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能合作,聯合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完善、輻射帶動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二是輸出中國特區品牌和經驗。《綱要》提出,深圳要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發揮經濟特區的引領作用。深圳是中國經濟特區的成功典范,也是全世界關注度最高的經濟特區,位列全球4600個經濟特區的第一位。“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存在著分享中國深圳經濟特區的經驗與模式的需求,這些經驗恰恰是可供借鑒和復制的。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很大一個亮點,就是把中國特區模式這顆珍珠,可以鑲嵌在“一帶一路”的彩帶上,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新時期承擔的新使命。

三是輸出“自由港+自貿區+產業園區”的創新制度體系。粵港澳大灣區涵蓋了香港自由港、廣東自貿區,又有一系列的綜合保稅區、保稅港區、國家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多層次創新載體和創新制度體系。這是成果經驗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善頂層設計,布局現代產業體系,聚焦產業園區,加快工業化進程,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法寶,是粵港澳大灣區輸出制度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修改!)
最新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