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與“客戶關系”競爭
在物流創立公司初期,每個物流老板一般都會有自己的關系客戶作為自己的業務底子。誰的關系硬,客戶就是誰的。但是關系也是需要精力去維護的,如果維護的好,客戶一直是你的,一旦客戶從其它渠道得知你的價格比A公司貴一點的話,你的關系就會打折扣了。
第二:與“運費價格”競爭
其實一提到價格,大部分人會說選擇經濟實惠的。可是一旦遇見“今日特價”,大部分人都跑去搶特價了。對于物流公司來說競爭價格的制定是一門的學問,一個服務產品配套一個價格。
針對時效、服務、公斤段、客戶群體制定屬于自己公司的價格,不能A公司是這個價格,我們公司也是這個價格。那就沒什么吸引客戶的地方啦。其實跨越的廣告做的可以哦:“首單免費寄”這就引出了“服務”
第三:與“服務品質”競爭
服務這個詞其實很空泛的,沒有固定是什么服務!
物流前端:上門提貨、貨物包裝、倉儲、第三方管理、保險服務等。
物流中端:平板車服務、箱車服務、信息服務、客服服務、時效服務等。
物流末端:短信通知服務、代收貨款服務、上門服務、卸貨服務、回單服務、維修服務等。
反正只要能是跟發貨客戶和收貨人沾點邊兒的,你都可以升級為服務,別人沒做的你做了,別人做了你規范了,別人規范你形成體系了,你都永遠走在別人前面,你不牛都難。
第四:與“合作對象”競爭
合作就是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方式。
有哪些“合作對象”呢?
我們在從事物流經營的過程中,總要接觸到司機、網點、三方、供應鏈、專線、專線聯盟、網絡型公司、平臺型公司等等各個環節的各種對象,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群體之間都是需要相互合作的。大家的合作點都是在于“貨”。就是因為有了貨,才會形成它們之間不斷的合作與競爭關系。
但是這些“合作對象”為什么要與你合作,就是你要研究的問題。如何讓他們與你合作,與你進行貨物之間的交易。這就是一種競爭!
現在再也不是單打獨斗的時代啦、司機有司機聯盟、三方有三方聯合、供應鏈整合了服務資源、專線有同線路融合、平臺型公司用一套系統連接物流上下游。
不管你是單打獨斗,還是抱團取暖;愿你不缺貨,不缺錢!!!!
(如有版權問題,請通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