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貨運平臺在擁有這個稱謂之前,被稱為無車承運人。再往前追蹤,“無車承運”的現象在中國的物流市場已經存在了很多年。
有數據顯示,真正意義上由公司購買車輛、雇傭駕駛員,并由公司完成業務運營對應的運輸車輛占比只有24.18%。雖然大量的道路運輸車輛所有人寫著某家企業名字,但是該車輛完成的運輸業務與這這家企業是沒有關系的。所以簡單以“無車”來說,并不是一個新概念。
“無車承運”的概念被真正擺在桌面上討論是因為稅務的改革。經過幾年的調研與試點,最終在2019年9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無車承運人”正式被更名為“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簡稱“網絡貨運平臺”)。
2020年,已經有很多企業拿到了網絡貨運平臺的資質。但這張牌照,對于企業來說是終點還是起點?關于已經存在很多年的“無車承運”,大家到底在討論什么?網絡貨運平臺是方法還是目的?
“資質為先”不可避免
在2020年,《管理辦法》的發布給行業帶來的最可觀的變化是網絡貨運平臺數量級的爆發增長。
《管理辦法》中顯示,自2019年7月1日起,網絡貨運的資質審批將下放到區縣(全國有3812個區縣)。申請門檻的降低,意味著網絡貨運平臺將不再是“奇貨可居”的資質和資格證明,而是成為貨物運輸業務的基本工具和業務運營的基礎平臺。
雖然行業內很多人都反對將網絡貨運平臺等同于開票工具,但實現稅務的合規性是網絡貨運平臺自帶的屬性之一。網絡貨運平臺數量的增多,對行業內實現稅務合規性是一個利好。引申來說,從監管的角度出發,網絡貨運平臺一方面要確保業務交付的真實性,為政府監管提供依據;另一方面還要依法保障貨主與貨車司機雙方的權益;以此形成了新的分工和新的監管。
《管理辦法》強調了網絡貨運平臺的承運屬性,承運能力是產業里面的信用管理能力等特質,傳統行業有本身要完成的職責。
不管信息時代發生多大變革,物流依然是圍繞著人、車、物三者運轉的密集勞動型產業;而科技和互聯網的意義,更多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網絡貨運是以數字化的方法,線上線下整合,實現更高效率的平臺運營。
網絡貨運平臺的意義,一是能夠為發貨人提供更多的、響應更快的運力池,進一步降低運力采購成本,并解決部分稅務合規的風險;二是幫助傳統物流企業優化內部組織,建立更高效的中臺型組織結構。
但網絡貨運平臺的意義遠不止這些,路歌董事長兼CEO馮雷認為,網絡貨運平臺的開票問題和車貨匹配問題都被過分高估了。合規是核心競爭力之一,但不是網絡貨運的核心,車貨匹配只是全流程的一個環節,是卡車運輸行業數字化所包含的一個過程而已。
數字化物流或是終局
既然“無車承運”本就不是新現象,那是否意味著關于“網絡貨運平臺”的定義只是準入門檻,而不是發展目標?
在2020年12月份中國太原·2020年全國網絡貨運大會上,快貨運CEO趙干對網絡貨運平臺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一種想法:“網絡貨運平臺,’貨運’是目的,’網絡’是手段,’無車’可以弱化。未來的網絡貨運平臺,更多的是代表了數字化物流的發展方向。不僅是’無車承運’,’有車承運’的也會進入到數字化物流的時代。”
在這次大會上,快貨運提到,為了推進數字化物流的發展,快貨運提出了“1153”的數字化新基建戰略。陳偉星解釋道,這四個數字分別代表了:“一朵云”、“一條鏈”、車、路、倉、貨、能源的鏈接,與鐵路、公路、空運多式聯運能力的打通。
數字化的發展方向其實在《管理辦法》中也有所表示。《管理辦法》規定,從事網絡貨運經營的,應該具備幾大核心能力:一是借助互聯網開展網絡化平臺經營的能力,比如上傳運單數據、交易過程動態管理、建立服務評價體系等;二是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這需要企業獲得公安部門頒發的、登記保護級別認證。明確了網絡貨運即為互聯網平臺型企業,意味著平臺企業將高度依賴信息化的手段,進行運輸資源與運力資源的協同。
近幾年車聯網技術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使網絡貨運平臺成為中臺,發展產業上下游,降低實體運輸企業的管理成本。車聯網讓網絡貨運平臺成為數據中臺,不斷沉淀大量數據的同時,還能通過中臺鏈接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如保險、金融、維修、保養等其他后市場服務能力。
G7數字貨運事業部銷售總經理劉海明提到,經過一年積累和發展,G7能夠很明確地感受到,網絡貨運不單單是申請一個資質這么簡單,而是要具備整合與降本增效的能力。他們認為“物流+互聯網”的應用深度將是行業發展決定因素,因此網絡貨運的本質應該是通過數字化全面提升物流乃至供應鏈管理效率。
馮雷也明確提到:2020年不僅是網絡貨運元年,也可能是全面數字化元年。他認為,網絡貨運政策出來之后,實際上我們卡車運輸行業就進入了一種數字化發展、數字化管控、數字化升級的狀態。網絡貨運平臺本質是在做數字化工作,數字化的實施會引發一系列演進變化。很多企業開始做運力直采,通過平臺建立直采運力池,并對外部車隊運作進行透明化管理。這些都是全流程數字化帶來的現象。
當然,不管如何定義,網絡貨運的發展意義都體現在了多個層面的:
對于物流企業或者車隊來說,能夠實現交付交易線上化,讓貨運從熟人經濟向平臺經濟轉型;對于生產企業來說,通過網絡貨運打通企業ERP數據,能夠形成企業生產、流通、銷售各模塊計劃協同;對于政府監管機構來說,能夠實現道路運輸安全的事前培訓、事中監控、事后分析,以及教育的全面安全監管,通過智能監管和大數據監管,實現監管全過程“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