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网站,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图片欧美,亚洲综合欧美在线,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桃

當前位置:首頁 > 物流資訊 > 運輸資訊
凈利超順豐,中通成為最賺錢的民營快遞公司|看財報
2023年03月17日 11:06 作者賈藝超 來源運聯智庫 瀏覽3836
?盈利68.06億元,中通快遞超過順豐,成為2022年最賺錢的民營快遞公司。
?
過去幾年,發生在快遞行業的大事件很多,極兔攪局、價格戰屠殺、企業數字化轉型、直營制與加盟制的相互滲透等。這樣的大混戰中,中通快遞憑借對賽道的極致理解,牢牢掌握著增長的“方向盤”,從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走到量利領先的地位。
?
那么,中通快遞是如何從“通達系”中跑出來的?又是如何趕超直營制龍頭玩家的?
?
1、價格戰止于2022
?
3月16日,中通快遞公布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第四季度及財年的未經審計財務業績。2022年,中通快遞業務量達到244億件,同比增長9.4%,市場份額擴大1.5個百分點至22.1%;調整后凈利潤增長37.6%至人民幣68.06億元。
?
中通快遞2022Q4及全年財務業績
?
快遞優等生的成績依然亮眼,中通快遞在保持市場份額領先的同時,利潤規模也在迅速放大。
?
此前,運聯智庫根據各大快遞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統計,過去一年部分快遞公司的利潤達到了翻倍的狀態,2022年也成為快遞業最賺錢的一年。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通快遞市場份額占“通達系”的35%,利潤份額則是達到了60%。這也使得加盟制網絡中通快遞開始超越直營制網絡順豐,成為快遞行業最賺錢的公司。
?
從財報數據來看,可以看到行業競爭的一個切面。這或許反映著,中通快遞在單業務線迅速跑贏的關鍵因素。
?
1)價格戰止戰。
?
根據中通快遞的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四季度其單票收入出現一個明顯的回升,到2022年四季度單票收入達到1.46元,基本為過去三年來最高水平。
?
中通快遞單票收入
?
(不包括貨代業務;來源:中通快遞財報)
?
?
而仔細揣摩這一時間節點,恰好是極兔收購百世快遞國內業務的時間。財報中也在市場份額部分體現到,極兔目前在國內快遞市場的份額達到10.8%;燒掉數百億元資本之后,算是在快遞行業站住了腳,隨著近日開始被媒體披露出IPO計劃,目前擺在其面前的是規模的穩定與造血能力。
?
如此看來,新玩家站穩腳跟后,市場格局再次回歸到平衡狀態,對市場份額的爭奪變為“暗斗”。
?
2)極致成本管控。
?
過去三年,疫情對業務的影響、人力成本的上升、油價的波動等因素下,物流企業普遍面臨著成本的上漲。
?
而從中通快遞的單票成本走勢來看,過去三年其都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可見,其有著較強的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
?
中通快遞單票營業成本
?
(不包括貨代業務;來源:中通快遞財報)
?
3)投資進入緩和期
?
另外,從投資的維度來看,中通快遞購買廠房、設備和車輛的投資開始趨緩。尤其是,購買土地使用權上的投入大規模減少,而其長短期理財則大規模增加。
?
這意味著,中通快遞的基建投資達到階段性規模,開始迎來紅利收割時刻。
?
“一增一穩一降”之間,行業格局再次穩定、成本能力管控、基建投資達到階段性規模等因素疊加,中通快遞的盈利規模大幅增加,達到可以與順豐抗衡的地步。
?
2、把經濟型快遞做到極致
?
快遞是一個高網絡效應、高規模效應的行業。其中,順豐和通達系分別代表的是高端快遞和經濟型快遞,前者比拼的是品牌和服務的溢價,后者拼的則是成本能力在規模效應中的放大。
?
二者之間的毛利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
尤其是過去多年,經濟型快遞市場中,通過“產品同質化——適當價格戰——擴大業務量——單票成本下降”的邏輯,直接將經濟型快遞拉入微利時代。這種情況下,“通達系”們要想在盈利能力上超越順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中通快遞率先做到這一維度的趕超,并且將這種趕超能力做到極致。
?
根據中通快遞財報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自有干線車輛數量為11000余輛;超過11000 輛自有車輛中,有約9700輛為車長15 至17 米的高運力車型;擁有458套自動化分揀線;分揀中心間干線運輸路線為3750余條,分揀中心的數量為98個,其中87個由本公司運營,11個由本公司網絡合作伙伴運營。
?
一個標簽明顯的就是“自建自營”。這種成本管控能力、資產攤銷周期等,能夠直接反映到單票成本中。
?
要知道,價格戰的背后就是成本戰。成本能力使得企業不至于被動卷入價格戰,反而使得企業具備主動引導價格戰走向的能力。
?
因此,這種自建自營的戰略,正在為更多快遞玩家,甚至相鄰領域的快運市場頭部玩家效仿。
?
同時,對比過去幾年中通快遞在核心資產上的投入來看,也有一些細節上的微調。
?
1)土地投入進入平穩期。
?
從分撥中心數量來看,這兩年,中通快遞無論是自營的分撥中心,還是合作的分撥中心都趨于穩定,2022年甚至還減少了1個自營分撥中心。
?
這也就意味著分撥的格局相對進入穩定階段,對于土地使用權投入上的大幅度減少便是這一趨勢的驗證。而這種投資也將放在單個場地的面積擴大當中。
?
2)更換高運力車型。
?
規模效應之下,過去一年,中通快遞對于車輛的運營放在車型變化上:15-17米的高運力車型,增加了700輛。從而,在油價波動的情況下,中通快遞能夠維持運輸成本的穩定。
?
3)大幅增加自動化設備。
?
人工成本上漲、分撥數量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在提升產能的維度,中通快遞放了更多的精力在提升坪效上。
?
自動化設備被看作是有效手段。過去一年,中通快遞自動化分揀線的新增數量為近年來最高水平,可見其對技術提效的重視程度。
?
3、核心聚焦生態圈
?
雖然盈利上實現了趕超,但相比于順豐多元化的業務布局而言,中通快遞仍是“追趕者”。
?
隨著中通快遞的業務規模、市場占有率、基建投資進入階段性領先的規模,中通快遞也開始嘗試從拼成本、拼規模的同質化競爭,向基于生態圈的多維度競爭轉變。

1)順應多元趨勢。
?
快遞賽道,中通快遞開始聚焦增量平臺與高端市場。
?
伴隨著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興流量平臺的崛起,訂單的來源和去向開始變得多元,電商新模式成為快遞企業的新增長點。預計在2021-2025年間,快遞行業新增的快遞單量超400億單。
?
而這種多元結構中,對快遞企業而言,也有著更多的挑戰。典型的就是消費升級對時效服務產品的需求,拼多多對下沉市場的覆蓋,以及直播電商對于倉配模式的需求等。
?
2)復用模式。
?
中通快遞探索出來的“同建共享”機制,將主要網絡合作伙伴直接轉變為中通的股東。在平衡利益的同時,建立起信任,并享受公司發展的紅利。同時疊加上其極致的成本管控能力,這些優勢正在其他的細分市場得到復用。
?
典型的案例便是,在快運領域,中通快運僅僅用時6年便擠進行業一梯隊,開始沖擊1000萬噸/年的貨量規模。在冷鏈市場,中通冷鏈2020年起網,目前已經達到75%+的網絡覆蓋率,覆蓋城市超300個。
?
3)布局增量市場。
?
電商平臺的滲透下,業務觸角開始向全球伸展,這也就意味著快遞公司需要具備服務跨境業務的能力。據了解,中通國際業務包含貨運代理、專線、集中運輸、國際快遞、海外倉等多元產品,在東南亞、非洲等市場有序布局。
?
除此之外,聚焦末端服務的兔喜擁有8萬多家網點;云倉業務則覆蓋B2C、B2B、跨境和生鮮倉等,直營與加盟倉面積總額超過200萬方。
?
總體看來,快遞這一賽道上,中通從規模、盈利能力上開始跑贏;而在供應鏈、冷鏈以及高端市場的占有等生態圈的構建上,其還處于布局的早期。
?
接下來,中通將如何應對多元化的增長戰略的挑戰?能否持續趕超?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修改!)
最新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