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關注的玉佛寺大雄寶殿平移工程,于2017年9月2日正式啟動。大殿借助現代平移技術向北位移30.66米,到位后頂升1.05米,為了保證原始原貌,內部佛像及文物也將同步完成平移,這在國內建筑史上尚無先例。
據總承包施工的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透露,大雄寶殿今年5月18日封閉,目前已完成全部結構加固修繕及準備工作,首日計劃平移2米,之后計劃每天平移6米,頂升階段每天頂升0.3米,整體工程預計兩周內完成。平移結束后,殿前將增設鐘鼓樓、觀音殿,而大雄寶殿與天王殿之間的廣場面積將擴大近一倍。
具有130多年歷史的玉佛寺是上海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佛教寺院。然而長期以來,玉佛寺面臨著消防、交通、建筑結構、高密度人員集聚等多重公共安全隱患。為了消除隱患,更好地保護寺院歷史建筑,該寺于2014年7月啟動“消除安全隱患保護性修繕工程”。歷時30個月后,工程東區、西區相繼完成,包括臥佛殿、普賢殿、濟公殿等12個廂房單體均展露新顏。
即將平移的大雄寶殿,是玉佛禪寺第二進殿堂,矩形平面,東西向24米、南北向18.34米,殿高18.2米,占地面積約450余平方米。大殿為傳統磚木結構,殿內中央供奉著三尊泥塑大佛,佛高4米,大佛背面是大型海島觀音壁塑,殿內兩旁是二十諸天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項目負責人表示,本次平移過程將分三步走:先對大雄寶殿進行加固托換,與原基礎切斷,再放在平臺上進行整體移動和抬升,這個平臺稱之為托盤梁;在托盤梁下部修建滑移軌道,滑移軌道與托盤梁間安裝滑移裝置,利用水平千斤頂頂推上托盤梁,使大雄寶殿沿著軌道方向滑移到新的位置,再安裝千斤頂進行交替頂升,抬升就位;最后將大雄寶殿與新基礎進行連接。
佛像佛臺一同平移
提到建筑平移工程,就不得不提及十年前的上海音樂廳———告別了72年的居所,上海音樂廳踏上向東南方向平移66.4米的“動遷”之旅,其磚混結構使平移過程類似于推一個“箱子”。而大雄寶殿的木結構平移過程,則相當于推一張“桌子”,“桌子”下方還需帶著所有佛像、佛臺一起移動,對于施工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坐立于佛臺上的佛像由泥塑而成,前后左右沒有任何支撐,為了保證佛像在平移頂升的加速瞬間依然穩如泰山,施工方采用“非接觸式柔性加固技術”對佛像進行保護,即限位板與佛像間的空隙通過柔性防火材料纖維支墊進行填充,即使平移過程中佛像產生輕微晃動也不會造成損傷。此外,為保證佛像法相莊嚴,剛性框架外部全部采用木板及布條進行封閉。
整個修繕工程完成后,玉佛禪寺將重現光彩,可容納更多前來瞻仰的香客信徒,成為上海對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據總承包施工的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透露,大雄寶殿今年5月18日封閉,目前已完成全部結構加固修繕及準備工作,首日計劃平移2米,之后計劃每天平移6米,頂升階段每天頂升0.3米,整體工程預計兩周內完成。平移結束后,殿前將增設鐘鼓樓、觀音殿,而大雄寶殿與天王殿之間的廣場面積將擴大近一倍。
具有130多年歷史的玉佛寺是上海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佛教寺院。然而長期以來,玉佛寺面臨著消防、交通、建筑結構、高密度人員集聚等多重公共安全隱患。為了消除隱患,更好地保護寺院歷史建筑,該寺于2014年7月啟動“消除安全隱患保護性修繕工程”。歷時30個月后,工程東區、西區相繼完成,包括臥佛殿、普賢殿、濟公殿等12個廂房單體均展露新顏。
即將平移的大雄寶殿,是玉佛禪寺第二進殿堂,矩形平面,東西向24米、南北向18.34米,殿高18.2米,占地面積約450余平方米。大殿為傳統磚木結構,殿內中央供奉著三尊泥塑大佛,佛高4米,大佛背面是大型海島觀音壁塑,殿內兩旁是二十諸天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項目負責人表示,本次平移過程將分三步走:先對大雄寶殿進行加固托換,與原基礎切斷,再放在平臺上進行整體移動和抬升,這個平臺稱之為托盤梁;在托盤梁下部修建滑移軌道,滑移軌道與托盤梁間安裝滑移裝置,利用水平千斤頂頂推上托盤梁,使大雄寶殿沿著軌道方向滑移到新的位置,再安裝千斤頂進行交替頂升,抬升就位;最后將大雄寶殿與新基礎進行連接。
佛像佛臺一同平移
提到建筑平移工程,就不得不提及十年前的上海音樂廳———告別了72年的居所,上海音樂廳踏上向東南方向平移66.4米的“動遷”之旅,其磚混結構使平移過程類似于推一個“箱子”。而大雄寶殿的木結構平移過程,則相當于推一張“桌子”,“桌子”下方還需帶著所有佛像、佛臺一起移動,對于施工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要解決大殿木結構的加固問題。據了解,大雄寶殿的木構架托換至托盤梁后,結構整體性弱,主要受力木構件已出現風化、開裂、連接松動等現象,且大殿內不允許焊接,木柱的直徑、傾斜、相對位置各不相同,項目監測人員先對殿內的所有構件進行檢測,抓住薄弱環節進行限位保護,并選用一批可調節的連接桿件,使整個大殿完成“一體化”,保證平移過程中的結構整體安全。
首先要解決大殿木結構的加固問題。據了解,大雄寶殿的木構架托換至托盤梁后,結構整體性弱,主要受力木構件已出現風化、開裂、連接松動等現象,且大殿內不允許焊接,木柱的直徑、傾斜、相對位置各不相同,項目監測人員先對殿內的所有構件進行檢測,抓住薄弱環節進行限位保護,并選用一批可調節的連接桿件,使整個大殿完成“一體化”,保證平移過程中的結構整體安全。
坐立于佛臺上的佛像由泥塑而成,前后左右沒有任何支撐,為了保證佛像在平移頂升的加速瞬間依然穩如泰山,施工方采用“非接觸式柔性加固技術”對佛像進行保護,即限位板與佛像間的空隙通過柔性防火材料纖維支墊進行填充,即使平移過程中佛像產生輕微晃動也不會造成損傷。此外,為保證佛像法相莊嚴,剛性框架外部全部采用木板及布條進行封閉。
整個修繕工程完成后,玉佛禪寺將重現光彩,可容納更多前來瞻仰的香客信徒,成為上海對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