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今日指出,2017年全國物流成本降低了881.6億,2018年將確保降成本不低于2017年的水平。在“優環境”方面,通過推動“放管服”的改革,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完善現代市場體制等工作,來增強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激活市場活力,不斷優化投資和市場環境。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今日指出,2017年全國物流成本降低了881.6億,2018年將確保降成本不低于2017年的水平。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2017年物流成本降低了881.6億,具體在哪些方面降低了物流成本?2018年又會在哪些方面讓百姓更加受益?
對此,劉小明表示,2017年物流成本主要是降在四個方面。具體算的時候,主要是讓它推動降低實體經濟的企業成本,所以有15項量化措施,累計降低了881.6億元。這四個方面表現在:
一是取消西部四省區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大家注意到,去年年初的時候涉及到甘肅等幾個省取消了收費,嚴格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的綠色通道政策,鼓勵高速公路實行差異化收費,減輕企業負擔。這些加起來是496.6億元。
二是取消營運車輛二級維護強制性檢測。對符合包裝及數量限制的12種低危氣體,按照普通道路貨物運輸進行管理。這兩項減少企業運輸成本150億。
三是降低港航企業經營服務性的收費,調整和規范海運附加費、港口建設費等收費政策,取消船舶港務費、船舶登記費、船舶及船用產品設施檢驗費。這些減少費用135億。
四是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充分發揮不同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鼓勵無車承運物流的創新發展,有效提升運輸組織效率。這些減輕企業約100億。所有這些加起來一共是881.6億。
他指出,2018年從過去的“降成本”、“補短板”、“強服務”,又增加了兩個方面“優環境”、“增動能”,從這五個方面持續推進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降成本”方面,加快發展多式聯運,重點是推進鐵水聯運,擴大高速公路分時段、差異化的收費試點。因為差異化收費試點去年交通部進行了4個省的試點,在2018年有條件的擴大和推進。推動落實貨運車輛年檢年審合并,推進無車承運人的試點,進一步規范市場定價的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同時,確保今年的“降成本”不低于2017年的水平。
他指出,在“補短板”方面,聚焦交通基礎設施的薄弱環境和瓶頸制約,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的聯網優化,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改建國省干線公路1.6萬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000公里,新增內河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600公里,推動30個輻射帶動力強的貨運樞紐,擴大了物流園區的建設。
在“強服務”方面,著力優化服務,暢通運輸組織鏈條,改善旅客出行體驗,鼓勵開展一站式的聯乘運輸票務服務,推進道路客運聯網收票,新增5000個建制村通客車,推廣農村客運APP,開展“司機之家”試點建設。
在“優環境”方面,通過推動“放管服”的改革,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完善現代市場體制等工作,來增強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激活市場活力,不斷優化投資和市場環境。
在“增動能”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對外開放,推動交通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積極培育發展交通運輸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加快形成新的增長點。
他明確,這幾年交通運輸新業態發展很快,也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多體驗。這就是交通部在2018年要著力推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