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上具體漲幅來看,按200升的大貨車油箱來說,短短一周時間,今天加滿一箱油便要比上周至少多花40元,以今天動輒900-1000升的卡車油箱來看,那就是一箱油至少要多花200元。
若是維度拉至去年,那就更恐怖了!平均油價從去年初的5.55元上升到如今的7.7元,每升上升了將近2.15元,油價暴漲了38.7%,這也意味著僅加滿一個200升的油箱,便要多花430元。
一般而言,燃油費用占運費成本的30%左右,燃油費的上漲必定帶動整個運輸成本的上漲。
從物流企業來看,相當于其今年運輸成本上漲了近5%,從去年年初到現在更是上漲了近12%。
從個體司機來看,以六軸車為例,按0號柴油7.7元/升,高速費約2元/公里,油耗按30L/百公里計算,每公里最低成本為4.3元,這還不包含人工費、車輛折舊及保險等費用。而目前一些平臺運價甚至算下來僅達4-5元/公里,相當于貨運司機僅賺幾毛錢的利潤。
來源:羅戈研究
一位在某縣城從事社區團購配送的司機表示,今年真的特別難,其縣城油價已經高達8.4元/升,“每天送貨給200元,油費自理,以前好多地方本身是相通的,但現在因為疫情封村,城里修路也到處是堵的,你就得送完這個村然后原路返回,再去下一個村,基本路程比之前要多出三分之一,這油費一個月就得1500左右了,再加上車的耗損,越來越不順,感覺真的沒多大意思。”
油價暴漲,運費能漲嗎?
既然油價漲成這樣,那運費情況怎么樣?
上文也提及,一些貨運平臺的運價甚至還在4-5元/公里,城配司機也說難以維持下去,更有卡友司機反映,一車15噸的貨物從山東運到河南,3450元都有司機接單。這要擱以前,同一路線,運費基本達到4200元。這相當于在運營成本上漲12%的情況下,運費下調近18%?
這……油價一路漲,運價一路跌,貨運低迷的市場為何還有人拉?
首先,從貨運市場看,這正好是春節后的貨運淡季,多地疫情的反復等原因,貨量確實少,但有個不爭的事實是,今年物流行業還將繼續艱難,去年中國GDP為8.1%,今年GDP目標定為5.5%,這個目標看起來很保守,比去年少了3個點,但很多資深人士表示,今年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非常難,但這也是中國經濟必須守住的紅線,其中2022年制造業在無特殊情況下,投資增速的增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于2021年。這也意味著物流業會更艱難。
在貨運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運費自然漲不起來。
同時,目前貨車銷售市場普遍存在“0”首付或低首付模式,大量貨運司機是家庭支柱,以個體經營為主,沒有固定貨源,還處于還車貸階段,承擔著一系列高額的月供、保險費、車輛保養費、輪胎費、平臺信息費等,車多貨少局面一直存在,再低的運價也有人拉,這就是目前貨運行業的魔幻現實。
而未來的油價還有可能上漲,意味著跑車成本將繼續增加,在運價不漲反跌的情況下,無疑讓物流人們的生活雪上加霜,因此不少卡車司機調侃著:“今天不是在賣車,就是在賣車的路上”
自開年以來,也有資深人士走訪了多家貨運公司,自2月初到現在,多家貨運企業的出車率不到30%,在油價上漲,低迷的貨運情況下,很多貨運企業不但不再招司機,還要辭退一部分司機,并且在今年很多企業也在調整司機的工資模式,這等于變相降低司機工資,導致很多司機離職。多家企業表示,在2022年油價繼續漲的情況下,如果不調整司機的工資結構和模式,貨運企業們是真的無法生存。
除了調整司機工資結構和辭退一些司機,物流老板和貨運司機還采用多種方法控制成本,如不浪費每一公斤的載重空間;對于時效性沒那么強的貨物,盡量不走高速走國道;加相對便宜的小油……
去年,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12家物流行業組織共同發布了《關于推動建立運價與油價聯動定價機制維護物流行業運行穩定的倡議》,建立運價與油價聯動的定價機制,當油價漲幅超過一定比例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去調整運價,也讓一批人受益。
但從去年油價上漲的情況來看,都是很多物流企業自己默默承受成本的上漲,經過去年這一波,相信很多物流公司在今年應該將運價油價聯動這一條納進了與貨主的合同協議內,但對于話語權強勢的貨主而言,物流企業們也許只能再次咬著牙承受。
希望2022年,物流企業和貨運司機們都能好好地挺過去。